读写结合,寻找独特的声音——南京市竹山小学第三次语文大组教研活动
读写结合,寻找独特的声音
——南京市竹山小学第三次语文大组教研活动
秋来满山皆秀色,时光恰好正当时。2024年10月22日星期二下午,在李洪祥书记的带领下,竹山小学邀请了特级教师潘文彬老师指导,展开了一次发人深思的大组教研活动。
课堂展示由许薇老师执教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课文《夏天里的成长》。许薇老师抓住习作单元课文的特点,围绕中心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感受夏天万物蓬勃生长。在自主学习交流中,许老师聚焦夏天具有代表性的动植物、事物、人物,抓住时间词“昨天、今天、明天”,并借助课文第二自然段,挖掘简单故事中不简单的句子结构和语言特色,并让孩子们选取一两种动植物,写一写它们迅速生长的状态,培养了孩子们的写作能力。
随后六年级语文组分享了备课心得以及遇到的问题。接着其他年级的老师进行点评,大家对许薇老师的教学设计和基本功进行了充分的肯定。老师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思想的火花交汇碰撞,其中“对于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如何在进行读写结合的同时,又不会弱化散文的语文性呢?”这一问题引发了大家的思考。
深感荣幸的是,专家潘文彬老师在现场指导,为老师们答疑解惑。统编版教材中有三种单元类型,分别是普通单元、策略单元和习作单元。在习作单元的课文学习中,读写结合朗读的目标要指向写作,通过关注语文要素、人文要素和课后习题,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让读和写融为一体。课文《夏天里的成长》内容较为简单,但是语言表达并不简单,文中人称的变化、长短句结合,结构分明,教师要深挖语言表达的特点,让学生仿写从而习得写作技巧。
答疑解惑完毕,潘文彬老师以新课标为依据,展望未来的语文课堂,介绍了新课标更加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鼓励老师们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了响应“双减”政策,潘老师还建议老师们让学生“零预习”,将课文的学习完全放在课堂上,课后让学生课外阅读,减轻学生负担并提高语文素养。
潘文彬老师的新理念为老师们的教育教学打开了新的思路,浇灌了动力和灵感。独行孤,众行远,我们在时光里赶路,在教研中成长。厚积薄发,好学力行,我们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从教育实际出发,倾听孩子们的声音,为培养更多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