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对 话 中 引 导
在 对 话 中 引 导
南京市江宁区竹山小学 王继蓉
【摘要】:课堂上的民主开放往往会打破教师预设的课堂进程,出现教师难以应付的局面。作为教师应智慧地在无痕的对话中,引导学生在多元价值中作出正确合理的选择,实现教师的引导功能,使课堂充满生机与灵动。
【关键词】:生成 引导 对话
“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人,他们自身具有受教育、接受引导的需要。教育者在引导儿童方面负有道义上的责任”[1]。课堂最具有引导性。课堂生活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的,教师应在这样的一个共同体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努力实现教师的引导功能。
一位老师上《面对欺负和威胁》(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4课)一课时,一位学生说出了一件让她很困惑的事:“一天,我在小区里的空地上玩,看到两位和我一般大的小朋友用刀剥树皮,于是,我就主动过去劝说他们不要剥树皮,这样会把树弄死的。可两位小朋友却不听,还把我大骂了一顿,说我多管闲事,再管就对我不客气。老师,遇到这样的情况我该怎么办呢?”面对这样一个两难的问题,教师感到措手不及,也不知怎么办才好,在说了几句不知所云的话后,算是把这个教学环节应付过去了。
还是这一节课,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被别人欺负后,要以牙还牙!”这个话题开展了一个小辩论活动,结果,学生竟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只有“以牙还牙”,才能不受欺负。教师怎么也说服不了学生,教师只好在无可奈何的尴尬中结束了这个话题的讨论。
听一位老师上《我不任性》(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11课)一课,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话题:“有哪些方法可以让我们克服任性的毛病呢?”在这样一个经验共享的话题讨论中,学生们想了许多好方法。就在这时,一位学生小声地说:“哎呀,这些方法千万不能让我爸爸知道了。”看来,学生还是觉得任性好,不想丢掉任性这个对付爸爸妈妈的法宝。由此看来,学生对任性的危害性还是认识不足。于是,教师又引导学生讨论:“任性好不好?”结果仍有不少学生认为,还是任性好,我想要什么就能要到什么,任性就能达到目的。有一位学生说:“一哭就行。”老师说:“你太任性了,别人会怎么看你呢?”学生说:“我任性的时候,别人又看不到。”教师哑然。
价值观的引导看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课堂变得越来越民主、开放的时候,当学生变得越来越活跃、有主见的时候,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更“要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决不是‘干什么都行’、‘做什么都容许’的片面相对主义。” [2]
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不仅有个态度问题,还有个方法问题。方法体现的是一个人的道德智慧。态度好,方法也要好,方法不好,态度好,不一定能解决好问题。教师要做一个高明的引导者。
一、及时生成,对话引导
这是一堂公开课,上的是《父母的疼爱》(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10课)一课。教师在让学生讲述父母关爱自己的故事时,一位学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我在学校被一位高年级的学生打了,我把这件事告诉了我的爸爸。爸爸知道后第二天就来到了学校,把那位打我的高年级的学生揍了一顿,我觉得我的爸爸非常的疼爱我,关心我。”
很显然,这位学生对爸爸妈妈的疼爱理解上有偏差,还不能正确地区分是与非,不能正确地处理与同学,与他人的矛盾。但要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又不能简单地告诉。往常,很多老师遇到这样的情形几乎都是对这种说法否定了事,或是把一番大道理告诉给学生。怎么办?这位老师深知课堂的生成性,她没有简单地处理,而是把这位学生发言作为一个生成性的话题引导学生展开了对话:“这是不是爸爸妈妈对我们的一种关爱?和同学的矛盾能像这样解决吗?”老师的话题一出,展开了一场对话。一番对话后,老师和同学们还是形成了共识:这并不是父母对孩子的真正关爱。心疼自己的孩子,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以牙还牙,或者不问青红皂白,简单对待,武断处理问题,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同学之间有了矛盾和冲突,同学自己可以向学校求助,可以
新一轮课程改革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动态生成。学生是灵动的生命。面对这样的生命体,课堂应该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课堂。生成,才能及时地捕捉教育的契机,生成,才能真正地解决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一切按预设进行,课堂就会走向封闭,走向僵化,就没有了预约的精彩。
二、敞开心灵,对话引导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都是一种唯理性的教育,教育往往只停留于人的认知、知识的层面,对于教育如何化育人之心灵,至今尚有许多难解之谜。但是,有一点似乎又是清楚的,那就是‘以心动心’,要使对方的心得到感召和触动,必须自己‘捧出一颗心来’。心只有和心才能产生相互之间的作用,舍此之外,没有其它东西可以替代这颗心。为此,教育要触及人的心灵,使人在心灵层面发生变化,只有创设心灵沟通和碰撞的平台,使心与心在这里得以相遇。”[3]
在上《我要攀登》一课时,首先让学生开展了一个游戏活动:持续性做下蹲姿势,意在让学生体验:做一件事总会遇到困难,它需要一个人用顽强的毅力去战胜它。
学生做完后,教师让学生谈体验活动的感受。有的说感到很酸,有的说两腿发抖,有的说全身发热。学生说完后,教师就带着学生进入了下一个教学环节。
在这样一个教学环节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只注意有形的东西,而不重视无形的东西,只注意知识层面的东西,而不注意情感、精神层面的东西。学生在谈体验感受的时候,其实谈的只是学生在体验活动时遇到的困难,并没有谈到他们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困难的。而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困难,正是我们要引导的。怎样引导?教师在学生说他遇到的困难后,应在情感、心理层面做进一步的引导:“你的腿发抖了,但你并没有放弃努力,而是仍然坚持着,你是靠什么坚持下来的呢?”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就能体会到:困难并不可怕,只要有毅力、有勇气,坚持不懈,敢于面对,不气馁,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在这样的引导中,学生才能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获得发展。
然而,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在心灵层面进行对话的意识。当学生说出怎样面对困难的时候,总是教师表扬学生:“你真是个勇敢的孩子。”为什么不让学生去夸奖呢?其实在教学中,教师只要这样引导一下就可以了:“他是这样对待困难的,听了他的话,你想对他说什么呢?”学生会在相互之间的赏识中得到心灵的提升。
再比如:有学生谈到作文难。
教师说:“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好经验解决这个困难呢?”
一位学生说:“我觉得写好作文要多读书。”
又一位学生说:“平时读书时注意收集好词好句。”
教师:“还有什么好方法吗?”
又有一位学生说:“要多写多练。”
教师说:“对。我也是如此。我每天坚持写日记、读书,我的作文水平自然就提高了。现在,我有好多文章在报纸上发表了。”
在这里,教师只是让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经验去克服困难,这些方法都是有形的东西,并没有引导学生去探究这些方法和经验中内在的东西。其实,再好的经验、方法,都需要人的意志的付出,做任何事,如果没有毅力,没有勇气,遇事就气馁,不敢面对困难,不能坚持不懈,什么事都是做不好的。
学生说的这些方法,可能很多学生都知道,但他们就是做不到,因为他们缺少顽强的毅力。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具体的方法后,可以进行这样的追问:“老师有较强的作文水平,甚至有文章在报纸上发表了,你们有什么想问老师的吗?”可以通过这样的问,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对话,通过探究性的对话,就可以触动学生的心灵,就可以和成功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就可以体验到成功者是怎样用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的。没有这样的对话,学生就不能进入精神层面、情感层面和成功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要进行这样的对话,教师必须设计出精神层面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