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文本之情,赏经典之作——五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七)
悟文本之情,赏经典之作
——五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七)
一、活动主题
悟文本之情,赏经典之作——五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七)
二、活动方案
内容:申报课《鸟的天堂》、组内研讨
时间:2022年11月29日
地点:办公室十一
活动对象:五年级语文教师
活动形式:陈欢欢老师执教《鸟的天堂》,备课组集体研讨。
三、活动记录
2022年11月29日上午第二节课,陈欢欢老师在五(5)班执教组内申报课《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是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的第七单元第三篇文章。本单元以“四时景物皆成趣”为主题,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是教材第一次以单元编排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文学品鉴能力的培养。而本节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和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感悟大榕树的静态之美。
陈欢欢老师由课前谈话导入,接着介绍作者,进入到文本的学习。初读课文环节解决了课前预习的生字词,着重讲解“三支桨、木桩、应接不暇”。接着,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作者几次去过鸟的天堂?分别见到了什么?然后围绕5-9自然段默读探究:这是一株怎样的榕树?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交流中,主要抓住“卧”“堆”“颤动”等关键词,通过对比阅读、想想画面、结合插图和读中悟、悟中读,读悟结合等各种方法,走进语言文字,品味语言文字,感受榕树的大和茂盛的静态之美。
陈欢欢老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和有条不紊的课堂节奏值得学习,她善于研读文本,引导学生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品读语言文字,感受到了作者所表现的榕树的静态之美,通过指导朗读将榕树的特点展现了出来。整堂课可谓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使学生真正走进了语言文字,值得称赞。
第四节课,全体五年级组老师在办公室十一对该课例进行了交流研讨,每位老师都给予了一致好评、也适当地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
王东老师:陈老师的教学思路清晰明了,主题明确突出。教师善于注重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教学。但建议小问题有点多,显得啰嗦。
韩先冬老师:陈老师的课堂过渡语较为自然,整节课听下来自然流畅,很舒服。但建议教师的语调过于平淡,可以稍微有点感染力。
蒋佳颖老师:陈老师抓住关键段落和句子,指导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在读悟中整体感知榕树的静态之美。且善于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给孩子提供了直观感性的材料,有助于感受榕树的大和茂盛,落实本课教学目标。
刘小苑老师:陈老师目标很明确,课上善于抓关键语句体会榕树的大和茂盛,注重读中悟,悟中读,读悟结合,从而体会作者对大榕树的喜爱与赞美,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但是由于剖析文章比较细,导致部分句子没有适时指导朗读到位。注重语言简练,随机指导生成性的问题。
秦凡老师:陈老师备课认真,重难点突出,且层层突破。教学设问具有指向性。但是建议学生谈完感受后,可以引导学生直接读一读该句,加强朗读,加深理解。
王新星老师:陈老师能够抓住重点片段和重点语句进行文本分析,利用插图帮助学生理解体会大榕树的大与茂盛,课堂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四、活动总结
陈老师的教学设计巧妙,教学过程完整紧凑,也足见其钻研教材仔细又深入。注重结合单元要素,落实教学目标。课堂上,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中,学生不仅通过自读自悟理解了课文内容,也能学习品析词句的方法。但是,建议在朗读指导中还需要明确读好关键词和情感。
独学而无友。通过陈老师这节课的展示始终,我们组内的小伙伴们互相合作学习与交流探讨,大家都在备课、研读教材和课后反思方面得到了一些锻炼和提升。相信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一定会有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