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情感,指向表达——六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三)
聚焦情感,指向表达
——六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三)
一、活动主题
聚焦情感,指向表达——六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三)
二、活动方案
内容:王东老师的申报课及交流研讨
时间:2024年4月2日
地点:办公室十五
活动对象:六年级语文教师
活动形式:备课组集体交流研讨
三、活动记录
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打造高效课堂,促进组内教师相互学习和交流,更是为了帮助王东老师的大组教研课磨课,2024年4月2日上午第一节课,王东老师在六(2)班上了一节组内申报课,第四节课,六年级语文备课组全体语文老师在教研主任葛老师和教研组长徐老师的带领下,齐聚办公室十五进行了集体交流与研讨活动。
王东老师执教的《匆匆》一课,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散文,选自朱自清。本文写于1922年3月,正是“五四运动”处于低潮,作者思想十分苦闷的时期。徘徊于人生十字路口,感到无限空虚与惆怅,作者却不愿蹉跎青春,浪费时日,虽彷徨而仍思有所作为。王老师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设计了以下教学:
第三单元是习作单元,教师紧扣语文要素,先从单元整体导入,然后再检查预习环节着重叠词教学,意在欣赏朱自清散文叠词的韵味儿和情感的细腻,为下面学习文章奠基。接着初读环节,王老师采用学生自读的方式,圈画描写时光匆匆的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通过学生交流、板书、结合生活实际、指导朗读,体会作者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感慨与惋惜之情。进入研读环节,王老师的教学目标锁定在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上。学生默读思考并批注,试着完成学习单,交流时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教师适当点拨、补充相关资料等方法总结出“连续追问”“融情于具体事例”“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表达方法。在最后的10分钟内,孩子们自主完成学习单的内容再集体讲评。整堂课条理分明、目标明确、一气呵成。
课后研讨中,各位老师也纷纷发表了观课感受和自己对该篇课文的理解:
刘老师:学生学得充分,读得饱满。尤其是对文章所蕴含的作者的心情、思想矛盾、情感冲突的体会。但是朗读指导的层次还应该更强一点,尤其对作者不甘之情的朗读指导还不够。
韩老师:能够较好地引入课文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但课文含义很抽象,学生交流不够深入,理解显得只停留于文字表层。
秦老师:王老师课前备课很充分,大量补充资料,让学生对朱自清的《匆匆》的情感有了更深的理解。
陈老师:创设有效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多种形式朗读、读中悟情,但学生交流略显浅了。
秦老师:引读自然,点评朗读及时。板书体现教学思路,能够品析出经典散文的文字神韵。
王老师:教师语言流畅自然,抓住情感线索,体会时间流逝之快后,让学生读一读,进一步感悟要珍惜时间。
蒋老师:品读叠词和短句巧妙,读中悟情。心中有学生,充分让学给学生,重视学生交流。
最后,葛主任和徐组长也都就散文教学和《匆匆》一课的教学进行了点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环节分明,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注重以读促悟。但是尽量不打乱作者谋篇布局的顺序,建议在研读环节按照作者行文顺序进行交流和指导。同时,在朗读方面尽量减少齐读,而多让学生个体读。
四、活动总结
课堂上教师不断发现孩子的兴奋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现孩子的内在动力。在老师们的交流研讨中,不断迸发思维的火花,积极探讨散文教学的方法,交流本课的重难点,并提出相关意见与建议。这样的教学研讨促进教师们的互相学习,能更加完善教学,提升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