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文字之味,感艺术之美 ----六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五)
品文字之味,感艺术之美
----六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五)
一、活动主题
品文字之味,感艺术之美----六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五)
二、活动方案
内容: 朱爱华老师执教申报课《书戴嵩画牛》
李龙锁老师执教申报课《伯牙鼓琴》
时间:2024年12月3日
地点:办公室13
活动对象:六年级语文教师
活动形式:备课组集体研讨
三、活动记录
为了进一步提升文言文的教学质量,打造更生动、高效的语文课堂,2024年12月3日,六年级语文备课组开展第五次备课组活动。本次活动主要研讨了两节课例,朱爱华老师在六(3)班执教了组内申报课《书戴嵩画牛》,李龙锁老师在六(5)班执教了组内申报课《伯牙鼓琴》。第四节课,六年级语文备课组全体语文老师齐聚一堂,在办公室进行了集体交流与研讨。
(一)李龙锁老师说课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侧重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从不同角度展开想象,进入课文的情境,感受艺术的魅力,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伯牙鼓琴》这课,我主要引导学生根据钟子期听伯牙鼓琴时的想象,感受音乐之美。
(二)朱爱华老师说课
《书戴嵩画牛》为苏轼所作的一篇题跋,围绕唐代戴嵩画的《斗牛图》,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杜处士和牧童之间的故事,揭示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本课中出现了较多的多音字,《书戴嵩画牛》中的“数、曝”这几个字容易读错,需重点指导。六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能够大致理解古文大意。课后练习要求“用自己的话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即创造性地讲故事。高年级学生在理解文意后能讲述故事大概内容,但在通过合理想象、深入情境,把故事讲述得更丰富生动方面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学中我着重引导学生抓住“尤所爱”和“拊掌大笑”这两个关于人物表现的关键词,结合相关语句,想象杜处士和牧童的表现,以此丰富故事内容。
(三)孟雯老师评课
朱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带读、分角色读、配乐读等,体会文言文的节奏之美、音韵之美,感知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开展有层次的朗读,从读准字音到读好节奏,接着读好人物对话,读出人物特点,最后熟读悟理。
课堂上,学生把自己当成故事里的人物,揣摩人物形象和心理活动,练习讲“我”的故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角色转换、合理想象以及形象表达,进一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感知和理解。
对于短文的理解,两位老师教授的都比较细致。能否通过小组合作,借助注释去讨论课文的意思,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四)姚彩霞老师评课
文言文是一种传承祖国灿烂文化的载体。李老师借助文言文文本的特征,在教学中坚持自学为主,重点指导朗读和背诵,强化感悟、注重积累的策略,采用情景引领,以读为本,相机点拨,拓展积淀的方式,带领学生去读去思考去吸取,力图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古文的乐趣。
四、活动总结
本次我们六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我们组内所有教师积极参与,认真学习了两位老师的文言文教学的课例,围绕课堂的设计、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老师们静心倾听,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