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南京市竹山小学!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教学>>>>正文

“聚” 力体育课堂,“合” 出无限可能 ----体育教研组第四次活动

“聚” 力体育课堂,“合” 出无限可能 ----体育教研组第四次活动

2024年12月18日上午,在我校举办竹山中片教研活动。

南京市竹山小学潘卫根老师执教水平一(二年级)《跑:障碍跑》,潘老师运用游戏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将动作技能游戏化。挖掘器材价值,利用胶带、体操垫、呼啦圈等设计不同的学练情境和练习方式,让学生产生的动作具有可控性,确保练习质量。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挑战赛,提高了合作意识,敢于调整,为今后的成长道路奠定基础。整节课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层次清晰,真正做到学中乐、乐于学,学生积极参与,身体得到了充分而有效的锻炼。

南京市上元小学李达老师执教水平二( 四年级)《多种方式的摸高跳》,创设“摸高训练营”情景,采用主题式的情景教学法,把多种形式摸高渗透在快乐有趣的教学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器材上大胆尝试,巧妙运用呼啦圈和小铃铛制作成简易的摸高器,一物多用、一物巧用,发挥器材的多种功能,充分体现体育新课程标准的指导精神。

南京市诚信小学刘家豪老师执教水平一(二年级)《操控性技能:投纸飞机》,刘老师将学习内容以“基于问题”“抓住契机”“体验主导”的思路,展开有阶梯的问题链和学练赛的学练形式,完成“乐学”“乐练”“乐赛”的学习过程。学生完成“自我体验”、“不同姿势的投掷纸飞机”、“越过一定高度的飞行”、 “合作飞行”等阶段练习,教师通过整理观察、诊断、评估,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教学各个环节过渡自然流畅,课堂上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观摩课后,我校潘卫根主任主持了本次活动的研讨讲座,与参与活动的老师们对三节体育展示课进行了研讨交流。清水亭学校小学部万绪鑫老师开展《“聚” 力体育课堂,“合” 出无限可能 —— 浅谈小学体育课中的小组合作策略》的主题讲座。他提出现实中体育是离不开合作的体育课上的小组合作,能为学生创造真实的社交场景,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想法、表达自身诉求,锻炼人际交往能力。而且,合作过程中,学生们集思广益,能碰撞出创新玩法,为常规体育项目赋予新奇活力,让体育课不再单调。小组合作策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广大小学体育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应用小组合作策略,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体育课堂。

25ce2775b100f913b6d53997c6f3f6d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