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南京市竹山小学!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教学>>>>正文

深耕课堂共思考 聚焦语用促成长----六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二)

深耕课堂共思考 聚焦语用促成长

----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

一、活动主题

深耕课堂共思考 聚焦语用促成长----六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二) 

二、活动方案

  内容:孟雯老师执教申报课《匆匆》

  时间:2025318

  地点:办公室13

  活动对象:年级语文教师

  活动形式:观摩课例、备课组集体研讨

三、活动记录

为进一步落实语文新课标理念,探索散文教学的有效路径,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3月18日上午,六年级语文备课组以开展第二次备课组活动。全体六年级语文教师参与,共同观摩了孟雯老师执教的组内研讨课《匆匆》,并围绕课例展开深度研讨。  

(一)课堂展示:品读经典,感悟时光

孟雯老师立足散文文体特点,紧扣单元语文要素“体会作者如何表达情感”,以“品语言、悟写法、抒真情”为主线展开教学。课堂中,孟老师巧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朗读、圈画批注、多种形式朗读等方式,聚焦《匆匆》中“叠词连用”“连续追问”等语言特色,体会朱自清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与思考。尤其在读写结合环节,孟老师设计了“仿写时光”小练笔活动,鼓励学生借鉴课文句式表达对“时间”的个性化感悟,将语言积累转化为表达实践,课堂生成精彩纷呈。  

(二)课例研讨:碰撞思维,共探路径

在随后的研讨环节,备课组教师结合课堂观察与教学实践展开热烈讨论。  

李龙锁老师高度评价孟雯老师对散文“形散神聚”特点的把握,认为课堂通过“读—品—悟—写”的梯度设计,既关注语言形式的鉴赏,又实现了情感价值观的渗透;姚彩霞老师建议进一步精简课堂容量,聚焦核心语段,给予学生更充分的自主探究空间;朱爱华老师提出可补充朱自清创作背景及同类散文(如《春》《背影》)的对比阅读,深化学生对作者语言风格的认知。

孟雯老师进行了总结,散文教学需以“语言”为锚点,在情境化任务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鼓励教师尝试“主题式群文阅读”设计,拓宽学生文学视野。  

、活动总结:步履不停,向美而行

本次备课组活动以课例为依托,以问题为导向,既有实践层面的策略分享,又有理论层面的思辨提升。老师们一致认为,散文教学应扎根语言土壤,通过“沉浸式品读”与“创造性表达”,让语文要素落地有声,让核心素养生根开花。  

未来,六年级语文备课组将继续深耕课堂,以研促教,在思维的碰撞中探索更高效的语文教学路径,助力师生共同成长。

6350A40622E00E34C5945D77DC6AF299.png

IMG_4307.JPG

IMG_4306.JPG

IMG_4313.JPG

636B1572F5494C5295FB1B38B84E008F.png182075CAC4F7708945FD2DDEC7BC844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