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南京市竹山小学!
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教研>>教研传真>>>>正文

以 陶 为 师

                                

                                 ——赴扬州参加“师陶杯”颁奖活动速记

                      南京市竹山小学      张小清

 

                                 (一)

    11月28日晚上十一点多,妻儿已入睡。想起明天陪同事参加“师陶杯”领奖的事,便从书架上找来了《陶行知教育名篇》。细细掸去书脊上的灰,翻开,已显泛黄的书页、熟悉的文字和空隙处的批注,突然间竟有了一种恍惚和久远。不及细看,合上书,揣进了旅行包。第二天近中午时,拎上包和几位同事一道坐上了去往扬州的班车。

 

                                 (二)

    到扬州的第二天一早,参加的第一项活动是为“师陶杯”征文一等奖获得者和优秀组织奖获得者颁奖的典礼。

     顺着还残留着水渍的水泥路,走进颁奖地点————扬州国际会议中心礼堂。入口处,题写着本次征文活动一等奖获得者及优秀组织奖获得者名单的红榜高高地竖立在那儿。显眼、醒目。随着人群拾级而上,再穿过一扇小门,便进了会场,落了座。主席台上方,书写着“2012年度全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推进会暨‘师陶杯’论文颁奖活动”的条幅悬于其中,下方正中央矗立着一座以瘦西湖五亭台为背景的屏。屏上黄瓦、红柱、绿柳、白塔氤氲成一片,飞檐、画舫、湖水相映,素与彩、静与动,这些中国传统美学元素就那么对立而又和谐地相处一画。而四处流淌的《好一朵茉莉花》的音乐声则更为会场增添了喜庆的气氛。照例是承办方致欢迎辞、主办方领导讲话、获奖代表上台领奖……坐在台下的我莫名记起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里的一句话:“……热闹是他们的……”,便觉索然。颁奖活动结束后,三三两两的代表手捧证书、以主席台为背景拍照留念,看到写在他们脸上的笑意,不禁为刚才的“索然”不安。

 

                                 (三)

    接下来聆听的是一场对话:和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的对话。

    于是又见到记忆中的那个老人:成尚荣老先生——这场对话的主持人。

    初识成尚荣先生还是在十年前。在无锡。同样在一个宽大的礼堂,同样是面对无数的听众。只不过那是成尚荣先生一个人的“独角戏”:关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实践的阐述。一张长桌,没有座椅;一个人,没有讲稿。连续近三个小时,就那么站着,就那么滔滔不绝。时而借着手势,时而挥洒着眼神。台下,除了不时响起的掌声,便是鸦雀无声。自那以后,一个描述中国古代文学风格的词“风骨”,便不恰当地和这位老人联系在一起。也自那以后,更关注起这位老人,更关注起先生所写的文章:《教学风格的认识与追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教学改革绝不能止于“有效教学”》、《当教室里飞来哲学鸟的时候》……每一篇都透着犀利、睿智、独立、思辨的光泽,又俨然一道道沁人心脾中国茶,既让人满口生津、耳聪目明,又令人久久回味。

    再见成尚荣先生,面容依然那么清瘦,只不过当年的黑发已变成满头银丝,思维依旧那么敏捷,只是由当年站在中间的“主角”变成了坐在一侧的“配角”。但也许,是“主角”还是“配角”,并不是由座位决定的。而且我也想,成尚荣先生是不会在乎是“主角”还是“配角”的。

 

                                   (四)

    一场和“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的对话,让我们认识了更多的人:徐斌、张康桥……

    “过完整的生活”,这是特级教师徐斌的自我介绍。徐老师更多地从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以及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角度谈起,认为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影子。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首先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概念,要为数学学习打好基础……聆听着徐老师关于“完整生活”的话题,思绪却信马由缰地飞到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中《生活即教育》、《我之学校观》那两章。在《生活即教育》篇中,陶行知先生写到:“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是马虎的生活,就是马虎的教育;是合理的生活,就是合理的教育,是不合理的生活,就是不合理的教育。”“是康健的生活,就是康健的教育,是不康健的生活,就是不康健的教育;是劳动的生活,就是劳动的教育,是不劳动的生活,就是不劳动的教育;是科学的生活,就是科学的教育,是不科学的生活,就是不科学的教育;是艺术的生活,就是艺术的教育,是不艺术的生活,就是不艺术的教育;是改造社会的生活,就是改造社会的教育,是不改造社会的生活,就是不改造社会的教育。”在《我之学校观》中,陶先生更写到:“学校有死的有活的,那以学生全人、全校、全天的生活为中心的,才算是活学校,死学校只在书本上做功夫。介于二者之间的,可算是不死不活的学校。”收起思绪时,才发现自己对徐老师些许的不敬,于是赶紧凝神细听。

    “教育科研改变了工作方式,改变了生活。”这是特级教师张康桥对“教育科研怎样改变了你的行走方式”的回答,这让我记起中学时代就熟悉的哲学语言:“劳动,改变了人本身。”如果在这里把“劳动”的定义窄化为教育科研,则让我感觉到张老师话语的恰如其分。

    对话中,几位“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还不约而同地提到教师应有广阔的阅读视野,一定的阅读深度。这也让我记起《陶行知教育名篇》中《教学合一》篇中提到的“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的教诲。记起了孔子曾说过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记起了夫子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话语以及“绘事后素”的典故。是啊,只有打下“文”、“质”的底子,只有具有了“素”的资质,才能“绘事”,才有成为“君子”的可能。而深广的阅读背景,正是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材质。

 

                                    (五)

    再接下来的是一场报告。报告的题目是《追寻理想的课堂》。

    说报告之前,先得提到两句流行语。

    一是“洗课”。顾名思义,即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过程中“洗”去冗长的内容和环节。是一种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的过程。

    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减少走动,避免教学背景的晃动”。说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无意识的教学附加行为对学生思维的影响。

    这两句流行语在不同的场合被不同的人不断地提起,而它们的“发明人”就是杨九俊先生。

    做报告的也是杨九俊先生。

    报告中,杨九俊先生就“理想课堂”提出首先要敬畏课堂。“敬畏”意味着责任感、自省心和对课堂宗教式的虔诚信仰。正是这些元素的存在,“理想课堂”才有了生长点。记起了康德的一句话:“灿烂星空,在我头上;道德律令,在我心中。”教学中,如果我们每个人能够时常仰头望望头顶的“灿烂星空”,时常想着心中的“道德律令”,那我们的课堂也许会是另一种风景。

    报告中,杨九俊先生还提到在教学中要学会“蹲下我们的身子”,要“让课堂向四面八方打开”。这同样让人想起陶行知先生在《新教育》、《创造的儿童教育》等多篇文章中的告诫,要“解放小孩子的头脑”,要“解放小孩子的双手”,要“解放小孩子的嘴”,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要“解放儿童的时间”。在赞叹杨九俊先生睿智的同时,更让人怀念陶行知先生的先知先觉。

    杨九俊先生在报告中还特别提到对教材的钻研要做到“通体透明,形神兼备”。如果,一个教师对教材的“玩味”(也许“玩味”一词不够严肃)达到如此澄澈的境地,那么,课堂的“生成”还会成为问题吗?

    不能不怪自己的寡闻,对杨九俊先生虽早闻其名,但他撰写的文章、论著却实在连一篇都没读过,所以对他的了解也只限于一鳞半爪。但这场报告,却让一个“智者”的形象在心中愈发清晰起来。

    (杨九俊先生从十个方面提出了“追寻理想课堂”的举措:1、敬畏课堂;2、蹲下我们的身子;3、清洗课;4、让课堂向四面八方打开;5、从古典音乐到爵士乐;6、点亮思想的火炬;7、“大鱼带小鱼”;8、有规则的自由;9、编织天真(zhen)的图景;10、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六)

    时间已是下午。

    地点转移到了扬州市梅岭小学西校区。

    内容也换成了上课、评课。

    走进梅岭小学,一道连廊横贯着的几幢教学楼矗立眼前。墙壁上多条纵挂的条幅、楼宇间四处簇拥的鲜花迎接着四方的老师。沿着一条干净的人行道走向会场。途中,发现校园原来是一座“天井”式的连体建筑。“天井”中间的空地上,一尊民族英雄史可法的塑像坐北朝南,“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的对联则分悬两侧。这不由让人想起那个人,那些事,平添几分唏吁。

    第一节课是《蚁国英雄》。教师对文本的处理,让人回忆起孙绍振先生在《文论危机与文学文本的有效解读》一文中对文学批评的阐述。他说,一个文学文本总是有“表层的意象群落”、“隐约相连的情志脉络”、“文学的规范形式”等层次的元素构成。而作为对教材文本的理解,也不应该排斥这些因素。相反,只有具有了这样的专业视角,对教材的解读,也许才能达到杨九俊先生所以为的“通体透明,形神兼备”的境界。

    第二节是绘本教学课,题目是《一粒橡籽的奇遇》。对学生而言,这是一节生命哲理教育课。在中国传统哲学里,珍惜生命的美好,体现生命的韧性(“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体验生命的和谐(“天人合一”、“人人合一”、“自我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永恒的主题。佩服教学者的勇气,敢于在这样的场合,直面这深刻的主题。但对于被称为“小文本、大智慧”的绘本进行教学,也许需要教学者更多的智慧。

    第三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珍珠鸟》。因种种“意外”,教者原本计划中的第二课时变成了第一课时。但教者意图实现文本价值“突围”的意愿在不经意的言辞间还是露出了痕迹,如“人”与“鸟”究竟该有怎样的的关系?“人”应该给“鸟”一种什么样的境遇?“鸟”是否应该自足于这“牢笼”生活?这一切应该被看成教者在文本解读及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上的一种可贵的探索吧!

    (补记:其一、第三节课上课时间已是第三天上午。评课环节因种种原因在此也不再赘述;其二、题目虽是“以陶为师”,但内容上涉及陶行知先生论述的话语却极少,这都是因为笔者对陶行知先生的淡忘。因之,决定将《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不再放回书橱,不再让它蒙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