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小学科学学科组教研活动之一
激发兴趣 发展思维
——记竹小科学组朱乐老师校内教研课《石头》
一、活动主题
激发兴趣 发展思维
二、活动方案
1.研究课开设
时间:2020年5月22日上午第2节课
地点:一(5)班
课题:《石头》
授课人:朱乐老师
听课人:张玉保老师、郭小霞老师、陶强老师
2.组内研讨
时间:2020年5月22日下午第3节课
地点:前楼二楼横向办公室
研讨人:郭小霞老师、陶强老师、朱乐老师
三、活动记录
5月22日上午第2节课,我校朱乐老师在一(5)班开设了组内教研课《石头》;科学组陶强老师、郭小霞老师和兼教科学的张玉保老师参与听课。下午第三节课老师们齐聚科学组,对这一节课进行了研讨,并且对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等内容进行交流。
朱乐老师按照总体—个别—总体的逻辑结构设计学习内容,依次是:在生活中发现石头(总体),观察并描述石头(个别)的特征,按照某一个特征给石头(总体)分类,进而讨论石头的用途。利用打水漂打破吉尼斯记录的视频引出本课研究的对象—石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前布置学生带一块小石头,课上观察并描述它的样子,这个活动给学生创造了一个结构性观察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气泡图的帮助下,有顺序的、从多个方面观察和描述石头的特征;接着,给石头分类,给学生创造一个在比较中进一步观察和描述石头的机会,从而加深对石头的认识;最后,启发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说石头的用途,让学生意识到石头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陶强老师认为课堂非常有序,将科学兴趣的培养贯穿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教师适时追问、提示,推动他们思维的发展。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得到了提升,获得了成就感与自豪感。朱乐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值得我们学习。
郭小霞老师认为: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石头,这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需要教师提供帮助。课堂上朱乐老师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了图形卡、颜色卡、词汇卡等作为教学支架,帮助学生更好地把他们观察到的石头特征描述出来。
本节课研讨结束后,我们根据教研室的相关要求对本学期的教学计划进行了适当调整,又对开学一周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交流。
附:活动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