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南京市竹山小学!
您的位置 >>首页>> 校本研修>>>>正文

科学学科教研组活动三:教研课《点亮小灯泡》

激发兴趣 发展思维

——记竹小科学组张强老师校内研究课《点亮小灯泡

一、活动主题

激发兴趣 发展思维---- 竹山小学科学组内研究

二、活动方案

1.研究课开设

 时间:2020年123日上午第1节课

 地点:科学实验室

 课题:《点亮小灯泡

 授课人:张强老师

 听课人:王东敏校长、陶强老师、郭小霞老师、朱乐老师、孙珍珍老师

2.组内研讨

时间:2020年124上午1节课

地点:科学实验室

研讨人:王东敏校长、郭小霞老师、张强老师、孙珍珍老师、朱乐老师、陶强老师

3.活动记录

 123日上午第节课,我校张强老师在实验室开设了组内研究课《点亮小灯泡,王校长和科学组老师参与听课。12月4日节课老师们齐聚实验室,对这一节课进行了研讨,并对本单元的集体备课进行了展示

 首先,朱乐老师对本单元进行了单元教材分析,从课标到单元教学目标再到课本内容的简单介绍,将整个单元的知识直观、简明的展现出来。

 接着,张强老师简述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本课紧紧围绕点亮小灯泡这一活动展开,教学内容主要有个部分:活动一,通过猜测手电的内部结构,用“小灯泡怎样亮起来的”这一问题直接出示本课的学习主题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二,通过将电池、小灯泡和导线连成一个简单电路,使小灯泡亮起来,然后比较各种不同的连接方法,以此让学生知道闭合电路的共同特点,即需要形成一个能让电流通过小灯泡的闭合回路。活动三,用回形针、木板和图钉制作一个简易开关,用它来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指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电路的闭合和断开对小灯泡亮和灭的直接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迁移,把小灯泡换成其他用电器试试。

 郭小霞老师实验器材选用进行了点评本节课充分介绍材料特点,不仅为学生正确点亮小灯泡搭桥,而且为学习本单元《导体和绝缘体》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同时灵活使用材料,模拟和实物相结合。

孙珍珍老师问题环扣设置发表了看法科学课是一个思维和探究相结合,通过关键问题和探究活动有机结合让学生得到发展,上课提出的问题要清晰、简明、有针对性,能够发展学生比较、分析的思维能力,有些问题还会让学生产生疑问和认识冲突,进而从探究活动中得到答案。

 朱乐老记录单的设计进行了阐述,通过动手操作画图,预测等操作增强学生思维能力,然后经过实验检测出正确的现象并填写,对学生起到一个矫正和加深印象的作用。

 陶强老师课堂纪律管控发表了看法,将科学兴趣的培养贯穿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教师适时追问、提示,推动他们思维的发展。好的纪律是课堂正常开展的必要条件,如何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保持好的纪律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最后,王校长对张强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和小结:介绍灯泡可以从爱迪生发现钨丝来引起,金属壳和锡点是不连接的,中间有个黑色陶瓷绝缘可以向学生介绍。讨论时要注意组织所有人讨论,小结要明确;课堂组织驾驭的方式方法要进行总结。接着,王校对本次集体备课活动谈了几点想法:1.科学实验如何有效开展,将示范实验和分组实验、提前实验和滞后实验、集中实验和随堂实验进行合理安排;2.科学课的上课地点、上课方式可以多样化;3.每节课能不能有点作业。希望科学组的老师们在科学教学中要多思、多做,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附:活动照片

 

C:\Users\zl\Desktop\张强研究课\1.jpg 

 

 

C:\Users\zl\Desktop\张强研究课\3.jpgC:\Users\zl\Desktop\张强研究课\2.jpg  

 张强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