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童音 从心出发——“小故事大先生”专栏征文
倾听童音 从心出发
——三年级,我们一起扬帆起航
南京市竹山小学 秦凡
案例背景:
教育的情怀在于期待和让期待变成现实,教师只有心中有爱,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新学期,新气象,新征程”是送给身为新教师的我最有温度的九个字,孩子们充满期待地迎接他们的三年级,同时,这也是我教学征程中的第一个三年级,处在这个新起点,我和小朋友们一起扬帆起航,展帆一线长天。
三年级是小学生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上,敢于思考、乐于思考,统编版教材用语文要素将“听说读写”串联起来,单元间纵横联系,中年段课文以阅读深度为分界点,以学生形成独特阅读体验为拔高点,但设问指向不明、难度超标,学生缺乏感性认知等现象时有存在,因此“一以贯之围绕中心”的课堂讨论,以及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的探索与实践为有效教学提供了支架。
案例描述:
“初步感受作品中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课程标准中对阅读能力提出这三点,为落实课标要求,融入语文要素的教学,我选择了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父亲、树林和鸟》,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在教学中为了落实这单元的语文要素我最初尝试这样去做:
片段一:
快速浏览课文,让学生从课题出发,寻找作者的写作中心。
找——课文围绕中心写什么
师:(由题目引入)父亲、树林和鸟儿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请同学们到文中去找一找。
生: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儿。
师:这层联系深不深呢?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齐说)父亲很喜欢树林和鸟儿,因为用了“最”字。
师:像这样概括全文中心的句子我们称它为?
生:关键句。
片段二:
精读课文第1~9自然段,让学生思考“父亲最喜欢树林和鸟儿”体现在哪里。
1.自主学习:
请学生快速默读课文1~9自然段,思考哪些语句体现出父亲最喜欢树林和鸟儿?边思考,边圈画关键词。
2.合作学习:
请学生结合文中的句子,选择一处印象最深的场景,向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分角色朗读,可以加上对话时的神态和动作。
3.集体交流:
品——课文围绕中心如何写
(从“动作”谈喜欢)
生:我从父亲“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闻了又闻”读出父亲观察得很认真。
生:(补充)父亲“突然站定”就是为了观察鸟儿,他不愿意打扰到鸟儿休息。
师:父亲是如何站的?
生:(齐读)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凝神静气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吗?(出示图片:练瑜伽、练书法)
生:很安静。
生:很用心、很专心。
生:很认真地在做一件事。
师:你们平时会凝神静气地做什么事情呢?
生:喂小鱼吃食时,怕惊扰到它们,我总是轻手轻脚,凝神静气地看它们一点一点地吃鱼食,它们嘴巴一张一合,时不时会吐泡泡的样子,真可爱。
生:我练舞蹈动作时要凝神静气,才能记住老师教的动作要领。
师:文中父亲在凝神静气地做什么?
生:观察鸟儿。
生:我认为是在寻找鸟留下的痕迹。
师:父亲凝神静气地望着树林,十分仔细地去寻找鸟儿的痕迹,从这里,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父亲?
生:观察仔细。(板书:观察仔细)
生:父亲动作很小,不去打扰鸟儿休息,我觉得这是一个爱护鸟儿的父亲。(板书:爱护鸟儿)
师:请同学来读读这一小段,读出父亲观察时的认真,我们应该怎样读?
生:声音可以轻一点,可以读得慢一点。
(生朗读第3自然段)
(从“环境”谈喜欢)
师:这是一片怎样的树林?
生:(齐)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
师:父亲是什么时候带着“我”去树林的呢?
生:在春天的黎明。
师: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父亲起得很早,只为了早些去看树林和鸟儿。
生:这片树林有一些神秘的色彩,看不清。
师:你从中读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
生:勤劳。
生:喜欢树林和鸟儿。
(从“我”谈喜欢)
师:(出示几段涉及“我”的反应的文字)讨论:树林里究竟有没有鸟儿?
生:有,只是“我”没有发现。
师:为什么“我”没有发现,父亲却能发现呢?
生:因为父亲凝神静气地在观察。
生:“我”茫茫然的,不知道看哪里,所以发现不了。
师:请你给当时的“我”加上语言和动作描写:
(出示填空)我茫茫然地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生:我茫茫然地听完父亲的话,半信半疑地说:“真的有鸟儿吗?”
生:我茫茫然地往前走了两步,学着父亲的样子上下望了望树林,有些失望地说:“哪里有不少的鸟儿?我怎么找不到呢?”
师:为什么“我”仔细地去观察树林,却依然不能发现鸟儿的痕迹呢?
生:我想可能因为鸟儿留下的痕迹太小了,不容易发现。
生:树林雾蒙蒙的,看不清,不容易观察。
生:父亲更熟悉这片树林。
生: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儿,比“我”更了解鸟儿。
师:是的,父亲知鸟、爱鸟,所以能观察得比“我”仔细,能发现大自然的奥秘,语言的生动之处常常就藏在关键的词语中,只要你用心去阅读,就会有新的发现,和作者产生共鸣,收获独特的阅读体验。
【分析】教学设计是课堂的理想化预设,在听取葛老师的评课意见后,我发现教学板块显得松散,课堂主问题“让学生思考‘父亲最喜欢树林和鸟儿’体现在哪里”设问指向性不明,学生不容易找到阅读区,课堂呈现与教学设计的预设存在分歧,因学生“偏离”讨论中心,我不得不主导课堂,用“一己之声”牵着学生的思路,学生的主观感受力得不到锻炼,不能真实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生动之处,缺乏体验感和参与感,最终导致朗读不能读出“理解”,不能读出文字的“温度”。
“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苏格拉底哲学启示我“听”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倾听童音很有必要,学会倾听让课堂有思想的碰撞,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敢说,语文课堂需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可以抓住“灵感”,发挥教育机智,引导学生自提设问,再带着问题合作探究。
成尚荣先生说过“没有什么比自由的阅读与自由的表达,更能把人带向远方。”为了让学生真正鸣出内心的感兴,笔者初想通过琢磨设问、创设情境、借助插图等给学生营造思考空间,从而为学生“各抒己见、有话可说”创造条件。
回归语文要素“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只有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他们才能自发地花时间去思考,思考沉淀下来的阅读体验是让学生“积累喜欢语句”的有效动力,关注课后习题中的典型关键词,留心多个形容词连用时的表达效果,并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亲近课文中的人物,从而愿意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同时,《父亲、树林和鸟》是第七单元的最后一篇精读课文,作为衔接阅读和写作的关键一课,有必要过渡到“记录自己的想法”的写作教学指导,为了让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改进,让学生从心出发——“有所问、有所悟、有所写”,我从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出发,进行再思考,做出如下修改:
片段三:
精读课文第2~9自然段,让学生画跟父亲有关的语句,并思考父亲的形象。
师:在梳理了“父亲、树林和鸟”之间的联系后,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课文的第2~9自然段,画一画跟父亲有关的语句,再想一想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课文围绕中心如何写——一品对话
生:我从“父亲喃喃着说到林子里有不少鸟。”看出父亲很细心,说话声音很小,怕吵到熟睡的鸟儿。
师:关注语言描写,你真会读书,你也很细心呢。
生:我也找到了一处父亲说的话:“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父亲是指着一棵树的一根树枝对“我”说的,我读出了父亲观察十分仔细,连一根树枝的晃动都发现了。
师:看来语言描写前的提示语也很重要,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是在刻画人物的形象。
接下来,就让我们尝试着读好这句话,想一想,父亲在说这些话时,会有什么样的动作?会有什么表情?会用什么样语气?和你的同桌演一演,读一读。
(引导学生关注课本上的插图)
两生:(配上动作合作演绎场景)“父亲”一手指着树枝,一手轻轻掩在嘴边靠近“我”的耳朵,十分自信而又坚定地说道:“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
两生:(先介绍各自的角色,再有声有色地扮演)“父亲”低下身来,凑到“我”的耳边,指着一侧树枝,用仅能一人听到的音量说道:“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
师:现在,你有了哪些新的感受?
生:父亲话不多,却很自信,他相信自己的判断是对的,他认为树林中一定有鸟儿。
生:与“我”比起来,父亲更了解鸟儿。
师:是的,作者通过语言、动作描写刻画出了父亲了解鸟儿、观察仔细的特点,当我们同学在描写画面时也可以用上这一方法。(板书:动作 对话)
课文围绕中心如何写——二品环境
生:我找到了这一句“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他观察得很仔细,上下望了又望,怕看漏了鸟儿的痕迹。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在这片滹沱河岸的树林,容不容易发现鸟儿的痕迹?请你到文中找找答案。
生:不容易,因为“父亲”和“我”是黎明去的树林,光线暗。
师:是的,光线很暗!文中作者又是如何描述黎明时的树林的?
生:(齐说)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
师:仅用一个“幽深”或“雾蒙蒙”,能写出树林的特点吗?
生:不能,幽深和雾蒙蒙体现出了树林的两个特点。
(出示幽深小径、大雾弥漫的图片)
生:幽深是指有些黑,雾蒙蒙是指看不清。
师:可以用多个词语来描述环境的特点,用你笔下的文字为生活拍照。(板书:用文字为生活拍照)
师:(出示幽深、雾蒙蒙的树林图片)看了这一组图片,再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同学们,面对这样的一位“父亲”,你有没有一些疑惑呢?
生:为什么父亲一定要黎明去树林里观察鸟儿呢?
生:父亲为什么要喜欢这样一片幽深、雾蒙蒙的树林,阳光灿烂的时候去寻找鸟儿不是更容易吗?
师:学贵有疑,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张资料卡:
(出示背景资料)牛汉的父亲是个“很不寻常的庄稼人”,能吹笙,会奏管和箫,他曾在北京大学旁听过,还担任过教员。牛汉曾说过:“父亲那派生活情趣对于大自然和人生的美的敏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
接下来,请结合资料卡片和课文内容,思考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能不能得到解决,小组间进行交流。
(小组代表汇报交流)
第一小组:父亲喜爱大自然的方式和一般人不同,他选择黎明去观察,不会被人打扰,更能发现大自然的美。
第二小组:父亲是个很文艺的人,所以他愿意早早地起来到滹沱河岸去亲近大自然,去发现普通人发现不了的大自然的美丽。
第三小组:课文写到父亲知道黎明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鸟儿享受着张开喙舒畅呼吸,父亲应该经常在黎明来到树林,才会这么了解,所以父亲会认为黎明才是观察鸟儿最好的时候。
第四小组:树林和鸟儿最快活的时刻在黎明,此时的父亲也最快活,父亲不会落下这么好的时刻,所以他一定要黎明出发在树林中寻找鸟儿的痕迹。
师:语言文字是有温度的,让我们把我们的理解融入到读书声中去。
(配轻音乐,生读第一~三自然段)
师:了解写作背景,联系上下文可以加深我们对人物的理解,带着疑问去阅读,会让你的思考更有深度。
【分析】修改后的设计,设问更具明显切入点,学生有了思考角度,从人物语言和环境描写两方面感受语言的生动,激发学生“有问而后答”,主动学习,将课堂的发展空间留给学生,使得学生“有话可说,说心里话。”其中,朗读指导结合了插图、轻音乐,让学生收获情境感,在朗读中,学生逐步对生动的语言形成自己的审美体验,在孩子们善于发现的眼睛里、善于品味的心灵里,产生自发的喜欢、亲近语言的情愫。
案例反思:
一、 激发乐说,以“听”引导学生先问后思。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要求教师要满足学生归属、爱和尊重的需要,课堂中学会倾听学生发声,不仅要听学生发言的内容,更要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关注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时的主观体验,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父亲、树林和鸟》这一片课文塑造了一个亲近大自然、知鸟爱鸟的父亲,为了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真正“走”到“父亲”身边去了解他,笔者从补充牛汉父亲的生平资料出发,引导学生关注“幽深的雾蒙蒙的”这两个连续形容词去发现“父亲”的独特之处——观察时间异于旁人、观察环境异于旁人,并整理学生的随堂提问,组织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探讨,让语文课堂思考有意义,学生主动“提问——解惑”的过程能收获成就感,这时产生的想法印象深刻,这样学习“语言的生动之处”更有效。
“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初步感受作品中优美的语言”课程标准中对中年段学生阅读能力的三点要求可以按如此顺序推进,正与三上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相契合,由“感受语言生动”向“喜欢积累语句”做自然过渡。如今的学习是“生活化”的学习,课程来源于真实生活,这就要求教师要去做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和资源提供者,把学习探究的主动权给予学生,与此同时,提升生生之间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最终提升合作学习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 有序引导,以“图”升华学生读文情感。
三年级课本中强化了语文要素的渗透教学,但我们不能为讲语文要素而硬讲课文,直观印象对学生理解课文能起到推进作用,书中的插图可以启发以“图”促教,用“图”点睛,运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师生共解“图”中丰富的内涵,试读文字背后的意蕴和情感,真正读出文字的厚度。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关注书中插图,学生能够发现“黎明时分树林大雾弥漫、父亲身着长马褂、头戴一帽,颇具古典文艺气息、从地面观察高大树木上树枝的轻微晃动并不容易、树林枝叶繁茂几乎看不到鸟儿的活动痕迹……”课文中的插图是对课文内容的直接反映,也可以作为有生命气息的教学资源成为课文内容的延伸材料,通过“看图说图释图”唤起每个孩子心中对课文内容的不同感觉。
图片、视频等补充教学资料,如果得到科学利用,可以增加教师教学设计的鲜活性和趣味性,打造生动课堂,让每一个孩子有参与感和归属感。
三、 主线明确,以“心”贯彻学生听说读写。
三年级开始教作文,面对起步作文,教师首先不能茫然,必须寻找适合的习作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每次的写作素材感兴趣,发现美好,并把记录美好作为一种习惯。
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主线鲜明:“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感受、留心皆发自内心,想法是有感而发的产物,因此精读课文的教学过程中适时融入写作教学的指导很有必要,本节课我也融入了本单元中口语交际的部分内容,启发学生“用文字为生活拍照”,脑中有画面,心中有场景,笔下有想法。
《父亲、树林和鸟》是一篇记叙文,真实记录了作者身边的真实生活,学习此类文章可以指引学生养成自觉关注生活现象的好习惯。“处处留心皆学问”将阅读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追问天地、亲近自然、激发真情本心,引发对生活的思考,学生习作要以“真”字贯始终,用“心”写真事真物,话真情真我。
通过观察思考,学生注意到“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这一句动作描写,在朗读中体会多个词语、短句刻画下的动作的准确与生动,从中感悟父亲认真、细致的形象,在这样细腻的品词析句中,学生开始积累生动、丰富的语言,提升品位能力,也学习了描写的方法。
结合口语交际中的四幅配图,启发学生关注身边的“小事”,联系本课呈现的板书内容,引导学生从“找人物、说动作、想对话”三方面清楚描述“小事”经过,再交流因事而发的想法,围绕一个中心想法展开讨论,明辨是非、各抒己见,及时记录、集思广益、汇聚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