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培训---爱心·激情·责任
师德培训---爱心·激情·责任
爱是教育的起点。翻开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贯穿全篇的,就是一个“爱”字!
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在一个冷漠、无情的环境里,人们常会感到孤单、无助;而当周围的爱铺天盖地涌来的时候,我们就会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教师的爱无疑是最具浓墨重彩的一笔:有时候,教师一个微笑的眼神、一次爱抚的动作,说不定能点燃学生的希望,唤醒学生的自信,产生向上的动力,进而影响他们的一生;而教师一句冷漠的话语、一次不经意的体罚,也能将孩子推到罪恶的深渊,从此滑入不归路!“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教师的爱更具放大效应。一个有爱心的教师,常能从点滴入手,以情带情,以爱促爱,让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把爱的薪火燎原到每一个孩子的身上,成为几十个人的爱!这样的教师就是一个爱的磁场,他能让整个班级都涌动着爱的洪流。
同时,教师的爱还具有传承性。不知你注意到没有,许多老师,之所以走上三尺讲台,相当一部分是受到孩童时代某个执教老师的影响。正是那些为师者的浓浓爱意,在学生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才演绎出了一个个“长大后我便成了你”的精彩故事,让爱的接力能够一代代地传承下去,让我们的教育事业能够兴旺发达。教师对学生的感召力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对于不同的学生,爱的涵义也不尽相同:对于那些整日被赞美、褒奖所包围的学生来说,师爱就是善意的批评、理智的提醒,以防止他被眼前的成功冲昏了头脑;而对于那些整日与歧视、冷漠打交道的学生来说,真诚的宽容、恰当的鼓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
工作的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当工作成为养家糊口的饭碗时,职业倦怠感也随之而来,教师们就会得过且过、消极应付,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未老先衰、毫无生气。这样的教师哪里还有什么激情和快乐,充其量就是一个教书匠!当一个教师把工作当成孜孜以求的事业来做时,他们就会精力充沛、豪情满怀,沉浸其中、自得其乐,愈挫愈奋、虽苦犹甜,在独自营造的精神王国里越走越远,最终成为孩子生命的奠基者、名副其实的教育家!
其实,教师的工作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其中的乐趣真是太多了!试想,当你口干舌燥时,学生不失时机地递过来一杯水,你不高兴吗?当假期临近,学生围着你恋恋不舍时,你不感动吗?当春节到来,铺天盖地的祝福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时候,你不幸福吗?特别是当你费尽周折,终于把一个顽劣无比的孩子拉入正途的时候,这种成功的喜悦,又有谁能体会得到?
教师的爱心也好,激情也罢,最后的落脚点就是一个“责任”。
教师的首要职责就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三尺讲台不高,可他耸立在孩子的心目中,却能顶天立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没有什么东西比孩子的眼睛更加精细,更加敏锐。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都记在心里,体现在行动上,并且影响终生。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一定要耐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志存高远,谨言慎行,在一点一滴中诠释师爱的伟大涵义,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孩子的心智成熟。
教师的主要职责是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我们知道,是五彩缤纷的云彩,才把天空装扮得绚丽无比,是奇形怪状的石头,才把大山堆砌得雄伟壮观!同样的道理,是性格迥异的学生,才让我们的教育事业丰富多彩!明白了这个理,教师就不会再把学生贴上标签,分为三六九等,就会宽容那些犯错的学生。
- 上一篇:《小学数学难点教学技巧与案例》读后感
- 下一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