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生活中的科学”教育研究
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生活中的科学”教育
南京市竹山小学 陈树铭
摘要:本文倡导学以致用,阐述了通过对科学探究内容与日常生活内容的关联、对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对相关科学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分析以及引导学生开展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探究,以达到让小学生根据所学科学知识,在现有环境和条件下,学会自理自立、科学饮食、合理睡眠、做好个人卫生和强身健体锻炼,同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 生活 科学 科学教学
正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步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倡导科学生活,珍爱生命是当前社会生活的主导方向,也是科学教育总目标。
一、当前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小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科学学科的教学能成为一种积极参与、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但欠缺的是,学生不能很好地学以致用,不能及时将所学的科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这就带来知识能力的脱节,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
所以我们需要一方面结合新课程标准,对现行科学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资源及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在学生学习、探究的基础上,将所有教学知识点和能力项全部进行拓展,与日常生活进行关联,改变那些不科学的生活中的做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另一方面,我们针对与师生、家长生活中常见的现实问题,在我们科学教科书或者相关层次教科书中去寻求解决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方法。最终让我们真正以科学的头脑去学习科学知识,从而实现科学的学习和生活。
二、渗透“生活中的科学”教育的切入口:
1.依托课堂和课外,通过对科学探究内容与日常生活内容关联性的挖掘,让学生乐于科学探究,并学以致用。四(上)科学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与日常生活能够紧密关联的是家庭的空气质量问题,特别是局部的污染,这是家庭成员容易忽视的小环境问题。关联点有很多:可以通过对一个人一夜所需要氧气的计算和卧室空间含氧量计算,让学生认识到低氧环境也是一种污染(二氧化碳含量高了等等),认识到保持通风(所有室内)的重要性,早晨要坚持开窗换气。也可以从外界污染关联家庭污染,厨房的燃烧和油烟也是一种污染,养成及时开排气扇或油烟机的习惯等,由此还可以进一步关联到煎炸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2.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并通过对相关科学知识的学习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通过有目的学习和探究来很好的解决这类问题。例如生活中清洁食用品、餐具和衣物的用水方案,也就是如何用一定量的水达到最好的洗涤效果。可以从科学知识的浓度教学延伸拓展,通过利用定量的水,采取对比浓度实验,一组一次性用水清洗,计算残留浓度,另一组将水分几份,多次清洗,计算最后一次洗涤后残留浓度,事实证明同等用水量的前提下采取分水多次洗涤效果好。同时再教育学生食用品、餐具的清洁最后一遍用洁净流水清洗效果最好,最卫生。
3.通过对学生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分析,引导学生在家庭、学校以及家校以外的社会环境下,如何科学的自我保护,做好自我安全、卫生和保健。影响学生安全健康生活的环境因素包罗很多,仅交通一项就值得高度关注,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是常抓不懈的工作。从科学学科角度,我们可以通过在《神经》和《物体的运动》单元教学中有机渗透相关交通安全的科学教育,神经单元可以指导学生计算人的反应时间,再以此计算反应时间车行距离,加上刹车停车距离,从而计算出与不同速度车的安全距离,从而认识到视觉所不能发现的危险;运动单元可以通过“让物体运动和让运动的物体停止同样需要力”的实验证明让一辆车停下来同样不容易,越是大(重)车,越不容易停,从而教育学生预先远离危险。
4.引导学生开展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探究,有效地解决小学生一些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科学学科涉及浅显的脑科学,也有遗忘曲线等内容,借此可以渗透科学健脑、科学用脑的教育,可以从卫生、营养和锻炼等多个角度拓展教育,结合遗忘曲线教学也可以教会学生一些有效的记忆方法,像联想记忆法等,在平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将有关学习内容编成儿歌记忆,像风力歌。同时指导学生针对科学的学习开展一些研究活动也十分有意义,比如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采取54321递减背诵法背英语单词等。
5.开展思维训练,培养创新能力。科学探究过程本身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每个环节都体现了思维的训练,也是充满创新的过程。小学生日常生活中有着无数大大小小的各类困难,许多都需要他们自己来解决,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他们就能顺利地解决这些困难,包括学习上的困难。所以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思维训练,如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的训练,同时有效地发展学生联想力和想象力。具体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注意能力、记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检索能力、积累资料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和研讨、交流能力。
小学生是人生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却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都较为被动,让小学生根据所学科学知识,在现有环境和条件下,学会自理自立、科学饮食、合理睡眠、做好个人卫生和强身健体锻炼。对于学校中的小学生来说,好的学习方式和习惯是他成绩好的诀窍。踏入社会之后,科学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依然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就是将学科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地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能更好地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在学习生涯中能逐步学会科学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养成节能减污意识,为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也为自己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同时通过学生的参与带动家长,从而带动周围群众,倡导大家学习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科学素养,崇尚科学,科学生活。
参考文献:
郝京华:《科学教科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
张洪鸣:《引领孩子们亲历科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
- 上一篇:《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案例
- 下一篇:“链接”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