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小古文 生长思维力 ------三年级语文备课组二次培训活动
聚焦小古文 生长思维力
——三年级语文备课组二次培训活动
为了最大限度发挥我园教师外出学习的实效性,加强教师对先进教学理念的认识和感悟,提升教师对教学工作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能力。11月24日下午,竹山小学三年级语文备课组开展了二次培训活动。此次培训活动由赵婷婷向大家传达外出学习内容。
此次外出培训的主题是小古文教学。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小古文因年代较远,给学生的阅读、理解带来一定的难度,教师的教学难度也因此而增加。所以为了增加此次二次培训的时效性,在未开展活动时,备课组长赵婷婷即布置组员深入研读小古文《司马光》一课,撰写详细教案,并将自己思考的困惑记录下来,在二次培训时共同商讨解决。
首先,赵老师结合外出所听课例系统地向组员传达“小古文教学策略”。古文的学习要“读出韵味,深入朗读”、“掌握学法,深读文本 ”、“补充拓展,深化理解”。赵老师强调,古文的学习不能简单止步于机械地背诵、理解,这样浮于表面,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和古文内在的意蕴、文体特点。在教学小古文时,教师要循序渐进,讲方法,多手段,活教活学活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接着,组内老师就困惑进行讨论交流。当组内老师问到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时,组内最有经验的秦老师表示每位学生都是天生的表演家,表演是学生兴趣所在,将理解枯燥的古文字与学生的兴趣点相结合,学习目标便很容易达成。在教学“光持石击瓮破之”时,教师可以请一名学生上台扮演司马光将自己对这句的理解表演出来。这样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得到了组内教师的一致认可。
最后组内的两名新老师做代表发言,阐述自己今天二次培训的收获。
此次二次培训活动,搭建了组内教师们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让老师们接触到了很多新知识,真正把教师外出学习的作用发挥极致,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在此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将继续保持相互学习、交流分享的态度,促进教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