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南京市竹山小学!
您的位置 >>首页>> 校本研修>>>>正文

关注学生思维发展----竹山片科学教研活动

 关注学生思维发展----竹山片科学教研活动

一、活动主题

关注学生思维发展

二、活动方案

活动时间:第十周周(2020.12.23)

图片1.png 

三、活动记录

1223日上科学组两位教师执教了两节片级课,课后,竹山片的科学教师参与听课并进行了研讨

首先,两位执教教师简述教学设计孙珍珍老师执教的《食物的消化》,本课分为三个环节,首先是了解学生前概念,认识消化器官,接着是认识消化器官的功能和作用,教师提供了小饼干旅行日记,请学生独自阅读并思考每一个器官各有什么作用,然后进行角色扮演小组内说一说“我是......,我.......”,加深学生对器官作用的认识 最后,教师提供了消化器官的模型,模拟食物在消化道内的蠕动。朱乐老师执教的《电路暗箱》,本课紧紧围绕检测暗盒里的电路这一活动展开,教学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老师手里的这根导线通不通?学生利用检验器中灯泡的亮度变化进行判断。第二,如果将导线换成小灯泡或电池接入电路,小灯泡的亮度会怎样变化。这一活动主要是为后面的解暗箱做铺垫。第三,引导学生设计并制作暗箱,限定每个触点间只连接一个电路元件。第四,打开暗箱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接着,各位老师针对两节课说说自己的想法。《食物的旅行》这节课的优点:1.第一环节中学生读图与自己的前概念比较找不同,充分发展了学生新的认知,学生体会更加深刻。2.在第一个环节小结的时候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胃的形状,小肠大肠的先后顺序,以及摸一摸小肠大肠在哪里,针对前概念汇报环节学生错误前概念作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强调。3.器官功能的认识采用了角色扮演的策略,让课堂更有趣同时更深刻。不足之处:课时安排太紧,可以分为两课时,消化器官的介绍太简单了,实验模型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

《电路暗盒》这节探究课学生学习的兴趣很高,教师方法指导很细致课堂教学有着不错的成熟度,体现在:教学组织驾驭、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要点讲解,从上课反应来看,取的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也有需要改进的,如实验前任务的交代不够清晰,都是口授式交代,要改进 ;讨论时要注意组织所有人讨论,小结要明确;课堂组织驾驭的方式方法要进行总结。

最后,郭晓霞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小结。教学时要关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记录的过程、解释的过程、反思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种方法、一种思想,要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关注生长点。

 

附:活动照片


签到_副本1.jpg 11_副本.jpg

12朱上课_副本.jpg

13朱听课_副本.jpg

14孙研讨1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