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初春好时节,深耕细研正当时——“竹苑读书会”2025年案例写作指导暨姚彩霞、沈国酰老师名师工作室活动
最是初春好时节,深耕细研正当时
——“竹苑读书会”2025年案例写作指导暨姚彩霞、沈国酰名师工作室活动
春风轻拂绿野间,沃土深耕意悠然。为了加强工作室的活动体系建设,促进“教研写”深度融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3月6日,南京市竹山小学组织“竹苑读书会”2025年案例写作指导暨姚彩霞、沈国酰名师工作室活动。本次活动分三个部分:
首先,是“竹苑读书会”书香寒假的阅读活动展示,由三位老师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收获。麒麟小学的姚舒老师通过介绍《美其所美 王崧舟讲语文课怎么上》这本书,告诉我们,真正的课堂理答始于倾听,终于倾听。通过介绍《好课燎原》,提醒我们,要以正确的方式回应学生的错误,并联系自身教学《腊八粥》的经历,向大家阐述“教、学、评”驱动下的学生创意表达实践。
沈逸老师介绍了自己阅读的专业类书籍和文学类书籍,并厘清“读”与“写”的关系,分享自己案例写作的经验。她认为,写作只有以丰厚的阅读作基础,再读中思,再思中读,才能让自己的视角更广、思维更深、表达更有创意。她还分享了通过制作阅读手账引领学生阅读的整本书阅读方法,让师生阅读成为教育教学生活中最亮丽的风景。
戎雨老师带来主题为《搭建写作支架 助力情感表达——基于学情分析的写作单元教学探索》的分享。她在阅读吴勇老师的《小学写作教学新视野》一书基础上,抓住个体语言经验、学情、写作支架三个关键词,通过“立足教材”“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构建单元写作学习任务群”等,介绍自己如何有梯度地分层次落实教学的经历。
其次是两位老师进行案例指导。秦凡老师以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唤醒了笔者的匠心,她以竹山小学两位老师的案例为引,指出了大家案例写作中的常见症结和误区。秦凡老师还给大家提了几个案例写作中的小锦囊,建议大家在写案例反思或案例分析时,提炼的观点可以用框架图、思维导图等形式清晰展示,策略展示时可以佐以学习单或者活动记录卡。如此一来,整篇案例看起来形式会更加丰富多样。
王麒老师的《教学案例“懒人包”:复制粘贴你的课堂高光》给大家提出了“懒人包”、“万能公式”、“模仿剂”,还告诉大家如何利用deepseek等智能工具使自己的案例写作更加高效。但是,写作不是信息的整合,也不只是简单地记录陈述,而是思考后的智慧凝练,是实践后的反思和反思后的再出发。
最后,学校特邀江宁区教科室周华东老师进行专家讲座。周老师指出,案例写作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当明晰自己“为什么写”时,“写什么”就自然流淌而出。“为什么写”其实就源于灵感的召唤,是由感性走向理性,从零散走向整合,从现象追问本质。但是思维火花、灵感召唤、感性激发从何而来?它们必然来自平时量变式的积累,一个个课例或者经验的攒积,最后才能得意而忘形,提炼总结出智慧和原理。
案例核心内容在于疑难情境和问题的破解,它并非简单的教学自然实录,但却源于教学实录,这意味案例中所截取的教学实录片段必须是典型性、代表性的片段,带有激疑、质疑、破疑性。周华东老师强调,整个案例的结构或设定为一个统一的顺序叙述式结构,或是通过递进式的叙述模式来进行分析反思,或进行前后对比总结出经验所得,但归根到底都要生活化、以学生为本位、要有学科性。
周老师从发问“为什么写”开始,到讲解案例结构,再拆分详述怎么写案例背景、描述、反思,最后细致地告诉大家怎么拟定大小标题,整堂讲座给了在场所有老师具体的实际指导,拨开了案例写作的迷雾,让大家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和明确的操作指南。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相信老师们会以此研修活动为契机,在写中思,在思中悟,在悟中行,把案例写作当成教师专业成长的磨刀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做有心的思考者,智慧的教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