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中心在竹山小学开展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落实情况主题调研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中心在竹山小学开展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落实情况主题调研
2020年12月18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中心对江苏省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情况展开调研。人民教育出版社原副主编朱明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朱力宇、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教研员顾润生、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教材处干部宋美亚一行专家来到南京市竹山小学进行实地调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国家记忆》栏目组受教育部教材局委托同行进行纪录片拍摄工作。
专家组一行首先调研了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六年级的课堂教学情况。竹山小学钟海燕、李如雪、韩先冬三位老师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
韩先冬老师执教了四年级上册《正确认识广告》一课。韩老师在课堂上从学生生活入手,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中的广告。以商业广告为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了解广告的作用,并围绕广告是否能完全消失展开讨论,让学生在体验、探讨的过程中了解广告的价值,从而学会全面、正确地认识广告。课堂上,孩子们的参与热情高涨,轻松而活跃。
李如雪老师执教五年级上册《我们神圣的国土》。李老师通过“童眼看中国”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发现我国国土的特点,感受国土的辽阔,并体会因为国土辽阔而带来的多彩生活。之后,在充分感受辽阔后,补充历史资料,感受国土的神圣,激发学生热爱国土的感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版图意识,自觉维护国土完整统一、立志建设美好国土。
钟海燕老师执教六年级上册《我们受特殊保护》。课堂上,钟老师引导学生讨论“与成人相比较,未成年人具有的特殊之处”,明确不同年龄阶段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法律意义,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法律对未成年的保护有情、有界、有度。
三节课中,三位老师都着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德性养成,彰显了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地生根。
下午,教育部课程中心调研专家组与来自全市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市、区教研员、教师代表围绕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程开设情况、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情况等进行了主题调研座谈,江苏省教学研究室顾润生老师主持了会议。
首先,竹山小学王东敏校长向与会的专家、老师表达了欢迎。同时,他以“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校园文化‘立体教科书’资源的开发与实践”为主题汇报了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目标进行了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建设与实践探索。
接着,江宁区教学研究室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方峥嵘老师从“研训结合的教研机制确立”、“聚焦难点的区域课题研究引领”、“由点及面的教材培训引领”、“区、片、校三级教研管理”以及“小学道德与法治区域骨干队伍培养”五个方面向与会的专家、老师汇报了江宁区在区域推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中的具体做法与成效。
随后来自全市的教研员、教师代表围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及教材使用过程中的发现、困惑与思考同调研组的专家们进行了碰撞交流。大家畅所欲言,气氛热烈、真诚。
专家们也对老师们在座谈中提出的困惑进行了细致地解答与耐心指导。他们对大家在课程实践过程中的有益探索给予了充分肯定,向在座的每一位悉心钻研课程教学的老师表达了诚挚的敬意与感谢。鼓励大家不断开拓创新,担负起上好道德与法治这一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关键课程的重任,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培育学生美好的品德。
最后,竹山小学王东敏校长陪同教育部课程中心调研专家组实地考察了“立体教科书”的校园文化建设。考察过程中,王校长分享了许多环境育人的生动案例,得到了专家组的一致肯定。
此次调研,是对学校落实国家课程计划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对一线教师全面认识本学科教学与发展、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深入指导,更加坚定了老师们在思政课程探索道路上且行且思的决心,也为我们后续的课程教学指明了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