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贴”着学生来教——“小故事大先生”专栏征文
要“贴”着学生来教
葛秀
在习作教学的过程中,要随时紧紧“贴”着学生,用自己的心,自己的全部感情。什么时候,自己的感情“贴”不住学生,大概学生习作也就会“走”了,“飘”了......
很幸运,能成为区习作骨干班的一员,很感恩,能参与每一次的定制活动。两年的培训即将结束,成长也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而至,当然,压力也如影随形。最后一次活动,残酷的赛课,一轮教案评比,二轮无声演课,三轮现场赛课,很不易才从一、二轮中脱颖而出,第三轮比赛,我当然是激动、紧张、努力......
我的赛课题目是统编版三下的《我做了一项小实验》,通读整册教材后,我把教学目标定位:能把实验过程写清楚;试着写出实验中心情的变化与有趣的发现。如何落实呢?毫无习作赛课经历的我,着实摸不着头脑。但胸中又有点理论依据,于是结合魏小娜教授在《真实写作教学研究》中提倡的情境创设与读者意识,我进行了这样的设计:同学们,老师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你们想知道吗?跟你们的妈妈一样,是一个家庭主妇。最近,老师遇到了点小烦恼,这不前几天,洗衣服的时候没注意把几件衣服放在洗衣机洗,等洗好准备晾晒时,傻了眼,刚买的白裤子变成了灰白色,把我给心疼的呀!为防止以后这样的情况再发生,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这不上届的学生马亦博的妈妈听说这件事后,微信给我发来一个建议:葛老师您好,听说您为衣服串色而烦恼,推荐您用色母片,我用的效果挺好的,您可以试试?老师上网查了一下,看着不错,就买了一些,今天刚到货。以防没有这位“妈妈”说的好效果,再使用之前,我们就来做项小实验吧。你们想跟老师一起动手做这项小实验,验证一下色母片是不是真的能防衣物串色吗?
以此为引,接着引导学生,借助表格,写清实验经过;提出问题,记录实验发现;融入细节,写好实验心情。当然,为了体现研究的持续性,实现语境在习作教学中的“一以贯之”,我在最后还借助班级微信公众号平台,试图为优秀作文搭建展示平台,力求在课堂上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习作氛围。
初稿出来,自我感觉不错,加上私下请教过姚老师,进行了初步的修改,心想虽不完美,但也不会差吧,“差不多”先生式的心理,总会在关键时刻,给我重重一击。果然,区里评比中,只获得了二等奖,说实话,落差是真的有,但,我也意识到认真对待这次比赛的同行很多,他们中不乏一些佼佼者,不仅有天分,更有意想不到的默默努力。“差不多”其实有时“差很多”,所以这次,我暗暗告诫自己,第二轮比赛一定要好好准备,虽天分不如人,但努力这件事是谁也阻挡不了我的,满满斗志中,我开始了二轮准备。
在自己班级教完这一单元后,我开始了习作课的试上,准备过程中,我发现原先教案的可行性不强,“蓝图”虽美好,但实际实施不易。特别是批阅了自己班级全部学生的习作后,问题显现:实验的目的不清,开头过于冗长;对实验前后的变化缺乏发现;人物心情的变化未能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表现出来。在这样的学情基础上,我开始了新的设计:要想写好小实验,得把实验的整个过程写清楚,包括:实验目的,实验经过,实验结果。课始,出示自己班级关于实验目的与结果的范例,用较短的时间教会学生写好实验目的与结果。接着,通过,师生合作做《生鸡蛋还是熟鸡蛋》这一小实验,结合班级徐瑾萱的同主题范文,指导学生写清楚试验前后鸡蛋的变化,以及“自己”心情的变化。最后,学生当堂写,出示杨雨霏实验作文秀《盐水浮鸡蛋》,师生对照评价标准进行量化评价。此时,我自己的心里似乎又有了一点底,感觉终于有了一点习作课的样子。于是在组内申报课时,我就这样上了。果不其然,效果还可以,组内评课时,秦来花老师说:挺好,一节课背后得下多少功夫哦。这样的“夸赞”,当时可是极大地满足了我那小小的虚荣心呀。
所以,有了点信心的我,就马上进行了三轮修改,这一次我把学生的趣味性与课堂的热闹性,至于课程设计的重中之重了。以钱一铭的实验《小虾去哪了》为线索,贯穿教学的始终,第一步,结合实验记录单,以及音频形式,让学生跟着钱一铭,学会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顺序词,来说清楚实验的步骤;第二步,出示钱一铭做实验时的视频,以及他自己写的范文,让学生发现他写的好的秘诀,即写出实验了实验前后小虾的变化,自己心情的波折。第三步,词语超市,讲完后,让学生写和评。改完后的我信心大增,立即邀请花校和姚老师来听课。结束之后,结合两位大咖的指导,删繁就减,进一步聚焦目标:实验步骤有顺序;实验心情有变化;实验发现有思考。依然以钱一铭的实验贯穿整个教学情境,每个部分皆有了侧重点,三个教学目标的层次性也很鲜明,辅以多种手段的教学媒体:音频、视频,并与广告公司多次商讨后设计了实验记录单,以及挺创意的教学板书。一次次的深夜加班,一个又一个周末的不眠不休,在花校和姚老师的一次次纠正与鼓励下,终于迎来了二轮比赛。犹记得那天很冷很冷,准备室中的我,不知是紧张,还是寒冷,一直在瑟瑟发抖,也许这次的准备,真的太久太足了,所以说实话,我是有信心的,稍加平复心情后,我就进行了无声试讲,不出意料,以第一名的成绩出线。
惊喜中,开始了第三轮比赛的准备,准备中,花校和姚老师让我大的框架不要动了,注意时间把握,以及最后评价的修改,不知不觉我已经把学校三、四年级所有班级试上完了,教案也改到了15稿,一切似乎准备就绪,比赛开始了。第二个出场的我,“一气呵成”,还超时了四分钟。整节课应该上的还不错,课堂氛围,师生互动,课的完整度,我在心里给自己打了90分,周围老师的评价也是如此。然而,往往表面“美好”后,便是一顿“措手不及”。评课环节,市小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倪鸣老师,问我本节课的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是如何定位的?我把自己烂熟于心的教学目标说了出来。倪特接着说:基础性目标——人人做到,保底;发展性目标——最近发展区,差异性,分层。本节课的基础性目标:借助顺序词把实验步骤说清楚,人人学会,做到了吗?每个实验就只有四步吗?那如果有三步、有五步、有六步,那又该如何呢?发展性目标中提到的,写出实验中的心情的变化,这是变相的拔高,这应该是四下“我的心儿怦怦跳”中才提出了。你觉得呢?当时的我真的很蒙,但也恍然大悟,倪特说的太有道理了。因为目标的定位错误,这节课未能获得一等奖,成绩出来,我哭了,趴在桌上,久久不能释怀,花校给我点了麻辣盛宴,姚老师发来了鼓励的话语,哭着哭着,也就笑了,也许因为身边有一群你们,也许因为年纪大了,伤感的时间也就短了。
现在想来,其实,这次的失败是偶然也是必然:目标错误定位,时间看错拖堂,话筒未递给学生,情境创造只为教学效果,气场不足等等。如果说“春华杯”赛课的失败,我用一整年才走出来,那这次,两天我就是释怀了。孟晚舟女生每次出庭都面带笑容,从容不迫,步伐铿锵,用身体语言向所有关注她的人传递这么一个信息:“我已做好了最坏了的打算,我也在尽最大的努力改善最坏的结果。”失败并不可怕,不知道自己失败在哪里才可怕。这一次,能这么快的走出来,我想是因为知道自己失败的原因,目标未能搞清楚,那这节课就是上的再天花乱坠,那也是一节不合格的课呀。随即,我就结合倪特的建议,对教案进行了调整,基础性目标:让学生借助顺序词,写出实验的步骤,再进行分层的指导,三步怎么办?四、五、六......步怎么办?这就是本次习作课教学的重点。发展性目标:写出试验中的思考,及心情的变化,成为难点,且不过分拔高。改完后,机缘巧合下,一口气录了三节微课,参加了区里的微课比赛,果然,目标定准了,再加上这节较为成熟的习作课本身就可圈可点,在区里获得一等奖,是意料之中,有幸推市,也希望能有好的结果。
回想,这一学期,好像就忙了这一件事,似乎可以说是碌碌无为了,但细细想来,好像又做了很多的事,三轮比赛(教案、演课、赛课)过后,申报课,微课,案例,论文,似乎一切水到渠成。那种因为热爱而全神贯注、乐在其中的心流,是多么幸福的体验呀。写到这里,我想这节课的成败已无关紧要,倪特这种“贴”着学生来教的理念,已然深植我心,课堂热闹过后,回归本真,必然是紧“贴”学生的起始点与生长点呀!